——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在弘扬新时代同仁堂精神中建强人才队伍
为进一步拓展和深化“医药圆融六子”人才培养工程,在弘扬新时代同仁堂精神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,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聚集“七比”大力开展“百日服务提升活动”。
活动中,医院把“同样的医德比医风,同样的技术比效率,同样的质量比信誉,同样的效果比费用,同样的条件比便捷,同样的优质比满意,同样的工作比奉献”贯穿始终,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比武竞赛和服务提升活动,以师承、带教和继续教育等多种手段建才育人,为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提供了良好平台。
锤炼“战斗队”,展现职业风范
医院积极深化人才强院战略,通过比武练兵的形式,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技能和全面素质,激发“学技术、练技能、强服务”的热情。设定“实战”情景,现场点评打分,突出疫情防控要求,专题组织院感培训学习,开展心肺复苏、穿脱防护服等多项技能竞赛活动。动员骨干力量,发挥“头雁效应”,在比学赶帮中齐头并进,采取集体比武的形式,考评科室应对突发事件的整体应急能力,有效提高医院的综合医疗救治水平,练就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过硬本领,展现了医疗队伍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执业风范,新时代同仁堂精神“战斗队”在反复锻造中茁壮成长。
守护“硬品牌”,传承一流品质
医院深入挖掘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内涵,讲好“同仁堂中医药文化”故事,打造诚信合规质量体系,筑牢诚信基石。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合理用药专班检查,严格实施单病种限费、处方限额管理活动,让患者明白病情、明白所用药物、明白做何检查、明白医疗费用,“四明白”真正体现医院“以患者为中心”的发展方向。延续大品种战略,依托膏方门诊丰富院内膏方种类,免费为患者提供代茶饮,推广药食同源健康养生文化,宣传同仁堂地道药材对守护百姓健康的积极作用,开展药师服务、药学门诊、药学岗位练兵比武、义诊等活动,恪守“两个必不敢”古训,弘扬工匠精神,传承一流品质,创建新时代同仁堂精神“硬品牌”。
写好“拜师贴”,培育骨干力量
落实同仁堂集团“四带四促”党建创新文化传承发展要求,深化“师带徒促技艺传承”,医院大力推进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、“同仁堂中医药大师”聘任和专家工作室建设等工作。近年来,同仁堂集团先后分四批聘任了61位专家为“同仁堂中医药大师”,同时,建成国家级名老中医工作室2个,市级3个,区级2个、院级14个。42位中青年医师拜名师为徒,继承创新大师学术经验,通过专业辅导授课,跟师学习,整理跟师笔记、典型医案等方式帮助学徒更准确、全面掌握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、临证经验,大师们高尚的医德、高超的技艺、高深的经验,为同仁堂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医药人才。
树立“新形象”,护佑百姓健康
医院积极探索优质服务承诺制度,落实“以患者为中心,提高服务质量”为主题的医院管理要求,坚持医疗条件和行为素质“两头抓”,全方面提升医护技药和行政人员的整体能力素质。着重培养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,积极回应患者关心关切,通过现场义诊、直播平台、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宣传中医药健康养生知识,加大对投诉建议的反馈、分析和整改力度,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,医生围着病人转、行政围着临床转、院领导围着全院职工转的文化氛围进一步增强。通过优化、简化就医流程,开展环境整治,更新标识标牌,医疗质量、生产安全隐患大排查,能力素质培训和演练竞赛考核等,进一步规范了医疗服务行为。质量管理体系、诚信服务体系、品牌营销体系、科教管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同步发力,新时代同仁堂精神的“新形象”逐步树立。
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将继续在弘扬新时代同仁堂精神中,积极探索人才培养和激励评价机制,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。紧紧围绕“德艺双馨、医文融合、理术并重、医药兼通”目标要求,大力推进“西学中基地”建设工作,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院医疗服务中的引领作用,促进中西医临床医务工作的融合与协调,为医药协同发展和中医药人才“破茧成蝶”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,为守护百姓健康提供更加强大的人才支持,为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。